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心得体会合集(完整文档)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心得体会合集(完整文档),供大家参考。

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心得体会合集(完整文档)

贵州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《千年梦想决胜今朝》,22日起在贵州卫视央视《新闻联播》后播出,大家看完后可以写写观后感。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!

2021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一

观看完《千年梦想决胜今朝》,我有了深刻感悟。

上下同欲者胜。上下同心,其利断金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攻无不克,关键在于党群一心,团结奋斗。脱贫攻坚中,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一道奋力迎战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即便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,最复杂严峻的形势,也能够齐心协力、和衷共济,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。今天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踏上新征程,党员干部要信仰一致,戮力同心,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改,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为崇高理想而奋斗。要思想一致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一切行动的指引,上下联动协同,步调一致前进。要目标一致,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接续奋斗,让共产党人的初心如一条坚韧丝线串起亿万人民的幸福。

开拓创新者强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永动机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我们创新了许多方式方法,突破了老旧制度阻碍,有效帮助贫困人口脱贫,这是探索,也是经验。社会发展需要金科玉律,更需要开拓创新。天宫、蛟龙、天眼、悟空、墨子、大飞机、高铁、北斗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,电子商务、文旅结合、大数据等商业模式蓬勃发展,中国经济社会因为创新发展而欣欣向荣。“芳林新叶催陈叶”,党员干部要接续前辈先贤“闯”的精神,永葆“创”的劲头,在伟大事业中开拓进取、与时俱进。要解放思想,敢闯敢试,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,独辟蹊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;要勇于提出新思路新举措,面对新问题要敢于尝试新办法;要敢于打破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,锐意进取,在“闯”中进步,在“创”中发展。

攻坚克难者勇。求真务实、较真碰硬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。要解决九千多万人的贫困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敢打硬仗一直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,全体党员干部迎着困难行,向着挑战上,把攻坚克难的精神发挥到极致。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,易地扶贫搬迁从源头解决问题;贫困群众知识文化水平低,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为制约脱贫的瓶颈,教育扶贫精准拔除穷根,点对点技能培训有效提高贫困群众社会适应性;贫困群众没有持续稳定收入,产业扶贫助力发展。一道道关卡被我们闯过,一个个硬骨头被我们战胜,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!党员干部当锻造攻坚克难的本领,面对困难挑战要有一股子“拧”劲,较真碰硬,敢拼敢上,争做破难“尖刀兵”。要脚踏实地,苦干实干,在实干中提升斗争本领,做狭路相逢胜出的“勇者”。

以人为本者赢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。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脱贫攻坚战的方方面面,数百万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35年坚守太行山的“新愚公”李保国,献身教育扶贫、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,用实干兑现“水过不去、拿命来铺”誓言的黄大发,回乡奉献、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,扎根脱贫一线、鞠躬尽瘁的黄诗燕同志……这些闪亮的名字镌刻在脱贫攻坚道路上,每一个都是一面夺目的为人民服务的旗帜。党员干部要像他们一样,坚持人民立场,不谋私利,始终同人民想在一处,干在一起,为人民利益而奋斗。要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廉洁奉公,勤政为民,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、满意不满意、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,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赢得伟大事业的胜利!

2021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二

“聚如炬火,散若繁星”,一线干部诠释“民族精神”奇迹。“时代造就英雄,伟大来自平凡。”放在人海中,他们普通又不起眼,站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,他们却绽放“时代光芒”。他们中有着像绝壁开路,带头“拔穷根”的毛相林一样的“全国脱贫攻坚楷模”,也有下沉基层,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谋发展的“驻村干部队伍”,更多的是活跃在脱贫一线,奉献青春和热忱的普通扶贫干部。他们怀着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,以“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”的气势、“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”的冲劲和“赴百仞之谷而不惧”的勇气,抗重担、涉险滩、啃硬骨头,向近亿贫困人口、近千贫困县“宣战”,凭着钉钉子精神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、坚中之坚,交出一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。

“山乡巨变,山河锦绣”,脱贫地区描绘“时代画卷”奇迹。党中央承诺,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。八年战“贫”,党和人民筚路蓝缕、披荆斩棘,践行了许下的承诺,无论是山高路远、“精准扶贫第一站”的十八洞村,还是崎岖险峻、搬家“三区三州”的阿土列尔村,都是12.8万中的一个缩影,雪域高原冷不却攻坚的热情,戈壁沙漠慢不了致富的脚步,广大党员舍小家为大家,翻越最高的峰,涉过最险的路,驻下最难的村,当年的穷苦有多心痛,现在的幸福就有多心动,有山清水秀映满眼帘、满园春色挂满村间,有因地适宜的产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,更有干事创业的年轻人用实干点亮家乡的未来。收获了金山银山,也保住了绿水青山,贫困地区的生机盎然是最美最绚丽的“山水画”。

“举国同心,和衷共济”,党的领导书写“中国样本”奇迹。“万山磅礴,必有主峰;龙衮九章,但挈一领”,党的领导体现在“五位一体”的总体布局,体现在“四个全面”的战略布局,更体现在“富民为始”的人民立场。我们党把人民富足、群众满意作为衡量脱贫成果的尺度,借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,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,融合“东西南北中、党政军民学”力量,把党的领导落实到脱贫攻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,不断跨越新的“娄山关”“腊子口”。调单位调企业调人才,我们党把各行各业的专业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,对村对户对人,我们党对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细入毫末。我们党上下同心、攻坚克难,锻造形成了贯彻始终的脱贫攻坚精神,是我们党的领导的最好映照,给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,提供了又一个“中国方案”。

“如果奇迹有颜色,那一定是中国红”,我们已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。接下来,面对“第二个一百年”的奋斗目标,我们更要携起手来鼓足干劲、埋头苦干,以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决心再创奇迹!

2021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三

我们以团结协作、群策群力之“治”锻造“上下同心、尽锐出战”的伟大精神。“天下之治乱,不在一姓之兴亡,而在万民之忧乐。”8年来,党旗引领,战鼓催征,25.5万个驻村工作队、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团结协作,尽锐出战,将责任牢牢扛在肩上,狠抓落实,密切配合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全体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群策群力,合力开创了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,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。8年来,扶贫工作有序推进,顶层设计日臻完善,组织力量下沉、重心下移,农村社会基层治理良好局面稳步推进。可以见得,党的坚强领导始终是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“重要法宝”,人民群众的团结协作始终是我们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“最大底气”。

我们以实事求是、推陈出新之“智”锻造“精准务实、开拓创新”的伟大精神。2013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“精准扶贫”理念,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,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重要经验。精准扶贫理念,不仅彰显着“中国智慧”,更为世界各国递交了一份“中国方案”,创造了减贫治理的“中国样本”。8年来,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,先后50多次考察调研扶贫工作。从“借鸡生蛋”到“小额信贷”,从“要想富先修路”到“扶贫先扶志”,从“易地搬迁”到“旅游扶贫”“电商扶贫”,精准扶贫理念,以中国国情为基础,在前行中摸索,一步一个脚印,精准施策,精准发力,创造性地融合了新方法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锻造了新时代实事求是、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。

我们以披荆斩棘、倾力奉献之“志”锻造“攻坚克难、不负人民”的伟大精神。“贫困之冰,非一日之寒;破冰之功,非一春之暖。”无论是雪域高原、戈壁沙漠,还是悬崖绝壁、大石山区,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,而这背后,是无数扶贫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披荆斩棘、倾力奉献。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,他们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写下了璀璨的注脚。李保国、张桂梅、黄大发、黄文秀、黄诗燕……他们用肩膀撑起一片天地,用汗水浇灌希望,用行动践行了“但愿苍生俱饱暖,不辞辛苦出山林”的初心和使命。我们以这样一种栉风沐雨、披星戴月的伟大精神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、坚中之坚;我们以这样一种“惊涛骇浪从容渡,越是艰难越向前”的伟大精神铸就了伟大成就。

“凡是过往,皆是序章。”当下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序幕已经拉开,我们当从脱贫攻坚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动力,乘势而上,奋勇拼搏,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
2021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四

脱贫攻坚是那“取义成仁今日事”的英雄壮举。在大会现场,当从习近平总书记口中听到黄文秀的名字时,父亲眼中含泪的一幕令人动容。23岁的樊贞子、30岁的黄文秀、46岁的姜仕坤、56岁的黄诗燕……从喀喇昆仑的巍巍雪山到西南边地的深沟巨壑,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。为什么战旗美如画,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。为什么大地春常在,英雄的生命开鲜花。危难关头最能检验党员干部的忠诚与担当,他们以热血渲染一片赤诚丹心,他们把忠诚担当化为奋勇战斗,用英雄壮举定格历史时刻,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“不胜贫困誓不还”。在被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的同时,我们也更加明白守初心、担使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、抽象的口号,是在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重要关头勇于战斗的行动选择,是在非常时期敢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。

脱贫攻坚是那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的执着坚守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没有豪情万丈的宣言,在一个岗位默默坚守、为一个目标执着努力,付出了青春年华,挥洒了热情汗水,这也是守初心、担使命的生动写照。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有太多关于坚守、关于奉献的故事,他们一头扎在偏远山区,心中有国、脚下有泥,为了带领群众实现“小康梦”而奔波忙碌,燃烧自我,我们无法准确捕捉到底哪一瞬间才是他们的“高光时刻”,因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都是这样做的。扶贫干部毛相林,他坚守偏远山村43年,凿石修道、培育“三色”经济、发展乡村旅游,带大家走上致富路。因为有他们的执着坚守,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,让国家驶入新的发展轨道。这是默默坚守的人在平凡岗位铸就的辉煌成就,是对他们浓浓爱国情的最好回应。

战役告一段落,但新征程正在开启。就让我们把初心、使命根植于心、践之于行,在实干苦干、奋勇拼搏中书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章!

2021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五

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,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。这一消息让人深受鼓舞、倍感振奋、很受激励,经过8年来脱贫攻坚的艰苦奋斗,我们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!

这一成就同时也可用“守得云开见月明”来诠释:守,即坚守;云开,即摆脱贫困;月明,即全面性胜利。正是农村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、干部、群众,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、志愿者等一批批奉献者的坚守,才使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,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,才有了这一次向世界庄严宣告的底气和自信。

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贫穷的“乌云”就笼罩着我们,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,中国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在温饱线上徘徊,解决温饱是重要问题,摆脱贫困是必要之举。有不通水、不通电的贫困农村,有大山深处道路不通的山间村落,还有资源匮乏、产业薄弱的落后乡村,当然再加上因病致贫、因自身条件受限的贫困家庭等,这些都是世界性的难题,是不敢于创新、不善于攻坚、不勇于坚守都无法突破的难关。

打赢脱贫攻坚战,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,也是广大党员干部、群众上下同心、精准务实的必胜信念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,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在无畏坚守,努力奋斗。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、立下“军令状”;累计选派25.5万个驻村工作队、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,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;中央、省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.6万亿元,还有东西部扶贫协作、精准扶贫等科学扶贫策略,我们集中人力、财力、智力吹响了勇往直前、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号角,也交出了让世界震惊、让人民满意的答卷。

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12.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,是我们全面胜利的战果,也是我们中国大地上一处处亮丽的风景。“月明”就是山乡巨变、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,是一排排整齐的农舍、一条条平坦的大道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。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、天堑变成了通途,告别苦咸水、喝上了清洁水,告别四面漏风的泥草屋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。有的在家门口就业、有的上起了学、有的学到了技术、有的变成了“直过民族”……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,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,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。

守得云开见月明是生动写照,也是深切感动。我们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、集中迸发出爱国主义情怀、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,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,就是我们能够战胜一切困难、不断创造世界奇迹的充分自信。相信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我们能继续乘风破浪、扬帆远航。

推荐访问:观后感 决胜 心得体会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心得体会合集 2022千年梦想决胜今朝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千年梦想决胜今朝的观后感